本網(wǎng)訊通訊員黃巾杰 潘傲秋報道:近年來,宜城市法律援助中心積極探索“信用+”應用場景,推進誠信建設(shè)和法律援助工作深度融合,提升法律援助為民服務質(zhì)效。
宜城市法律援助中心為守信主體提供免預約的綠色通道服務,在簡化手續(xù)、容缺受理、縮短辦理時限等方面給予優(yōu)惠和便利。對符合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殘疾人等特定群體;社會救助、司法救助或者優(yōu)撫對象;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?shù)倪M城務工人員辦理申請法律援助時,免予核查經(jīng)濟困難狀況,實行個人誠信承諾告知制度,即時受理并免費指派律師。
2024年1月,劉猴鎮(zhèn)尹某在其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宜城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,經(jīng)了解得知:2023年9月27日,楊某在沿250省道駕駛機動車超越尹某駕駛的普通二輪摩托車時,因其車輛操作不當,造成車輛受損、尹某身體受傷的交通事故。經(jīng)審查尹某提交的身份證、經(jīng)濟困難證明以及案件的相關(guān)證據(jù)等,認定其案件申請符合法律援助條件,因尹某是請求交通事故賠償案件的案件,符合法律援助經(jīng)濟困難承諾制工作方案中的對經(jīng)濟困難的認定,因此,對其簡化辦理流程,當場受理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務,使援助申請人和援助律師實現(xiàn)了即時對接,后通過民事訴訟,尹某依法獲得了相應的賠償。
宜城市法律援助中心自推行該項工作制度以來,符合“信用+法律援助”受理標準的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農(nóng)民工、貧困戶等法律援助案件298起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,進一步推進了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領(lǐng)域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(shè)。
下一步,宜城市司法局將進一步深化誠信體系建設(shè),擴大誠信宣傳,探索更多的“信用+”便民服務,提高民眾的誠信意識,讓更多誠信市民知道“誠信有價,誠信便民”,提升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獲得感和滿意度。
(編輯:聞俊 編審:余倩)